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

[亞美利堅]美國給我的一記重拳



今天是9/4,離我八月初入境的時間大概剛好是滿一個月了,到現在也還蠻滿意自己的進度的,前十天跑去Las Vegas和大峽谷玩了一趟,到Austin原則上沒什麼特別嚴重的問題,註冊跟家裡也都整理的差不多了,也很習慣現在早上要修課的作息了。各位看官看到標題可能是以為我有什麼天大的問題,這倒是不用擔心,只是終於成為留學生的我有點感觸,變成外國人的這一天總是要來,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一個月來內心的想法。

美國很大,用肉眼就能看到,上次要看到這麼大的地方大概是一月的時候我去澳洲跨年那次吧,大大的草原跟農場,基本上到了郊區很容易看到一望無際的土地,半個人都沒有,這跟台灣完全不一樣;而其實我是很興奮的,有點像是從動物園跑到大草原的動物一樣,原來這才是世界。

德州除了熱了一點以外,沒什麼好挑剔的,學校蠻有錢的,學費很便宜,教授學生很多,UT-Austin是個有歷史的學校,成立於我出生前一百年,感覺不賴。奧斯汀又是個州政府所在地,基本上就是個文教區,買東西也很方便,韓國中國亞洲超市林立,我還買了不少奇美包子跟桂冠蔥油派,最令人感動的是居然有吳念真的紅豆粉粿冰棒,看到的那一剎那我差點哭了,我知道我可以在這邊"生活"的很好。

為什麼說是"生活"的很好呢?因為僅止於"生活"而已,有時候郵局的小姐說的很快,我就會把insurance聽成ensure,"ensure what?"造成我提出一些怪怪的問題;超市先生說很快,我哪知道你在說青江菜阿;印度老闆腔很重就算了,我不大確定我的台灣腔是不是也很重,因為我總覺得他聽我說話都帶著疑惑的眼神。美國同學有時候打招呼跟我聊天,總不能聊個幾句,我知道可能半年後一年我就會越來越好的,不過辭窮的感覺不是很好,我們喜歡不同的明星、看不同的電視節目、吃不同的食物、再不一樣的地方長大、聽不一樣邏輯的冷笑話,在我第一次group meeting自我介紹後,教授跟大家說了一句台肯的話,"Su is starting to receive culture impact! Haha!",沒錯,我還需要一些時間被打醒。

在台灣的時候,一直幻想到美國的生活會是怎樣,時間的波浪帶著我前進,我不知道這跟我當初腦中想像的有幾分差異,但我知道我已經回不到在台灣那個時候的我了。在台灣的那個我,沒事做的時候可以找到一群人出去黑皮一下,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找人說說話,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把自己organize的不錯;在美國的這個我,全部歸零了,你沒有任何的紀錄,沒有任何的基礎,所有人對你的印象都是從這裡開始,這種感覺非常微妙,有點難形容,就好像是你重新投胎吧,不過這個嬰兒長的有點大隻,然後會做實驗,是個有智商跟體能的嬰兒。

很有趣,這種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想一生不會有太多次,就讓我盡情的被毆打吧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